6月16日上午9点,城口县小河口寄递共配中心,大大小小的货运车辆往来穿梭。走进分拣车间,两条分拣线上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快递。
“右边这条分拣线目前分拣的是极兔快递,左边是邮政快递。”城口县邮件处理中心现场负责人刘奉琴说,自“邮运通”实施以来,城口邮政分公司通过与万运、极兔、韵达合作,采用共享场地、网点和配送的方式,既降低了寄递企业成本,又实现了寄递速度的提升。
何为“邮运通”?“邮运通”是集寄递物流、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于一体的新业态新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多跨协同、融合发展、服务乡村”原则,推动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政、商贸、农业、供销、快递资源整合,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网络覆盖健全、资源整合高效、运营服务规范、产业支撑明显的公共服务体系。
展开剩余81%2024年底,城口县被纳入2025年“邮运通”试点区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城口立足高海拔山区、渝川陕交界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特点,全力推动客货邮多元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寄递物流降本增效新路径。
工业品“下乡”
11点30分,城口邮政分公司的配送车开进了位于客运站的城口电商物流公共配送中心。
12点,符云钊驾驶着车身贴有“邮运通”标志的客运车,载着村民和快递开往治平乡。一个小时左右,符云钊抵达了治平乡的两个快递网点。卸货、清点、交接,这些流程他已经烂熟于心。
“以前取快递还要跑到修齐镇去拿,现在出门走两步就到了,方便太多了。”惠民社区居民余中清拿着刚到货的厨房用品,高兴地说。
“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车,对客运车的需求也不太大了,这十几个位置经常坐不满。”符云钊告诉记者,“邮运通”开通以后,就将客运车上的闲置空间用起来了,每个月他还能增收约500元。
据万运城口分公司物流商贸部负责人王守艳介绍,依托农村地区“农客进村”实际,城口客运站开通“以客代货”线路23条,推动“农客驾驶员+邮递员”两员身份复用,打通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农客班线旺季日均运带快递超400件,驾驶员月收入增长约15%。
利用公交客运的“腿”,借助邮政、供销、商务站所的“点”城口县畅通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网”,构建了“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高效便利”的城乡寄递物流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城口已建成“2+26+211”寄递物流网络体系,升级改造现有县城客运站、邮件处理中心,入驻邮政、顺丰、韵达等10余家寄递物流企业,打造集约化县级共配中心2个;整合乡镇客运站、邮政配送点、电商综合服务站等存量资源,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强融合”,建成乡镇级共配中心3个,乡镇级综合服务站点23个,村级寄递融合共配网点211个。通过交邮运场站融合共享,闲置资源盘活率提升55%,县级共配中心日分拣效率提升12%,日分拣能力超6.4万件。
此外,利用城口农村客车村村通、寄递供销流通全覆盖优势,试点开行了“客货兼运+邮快供融合”运输线路,开通“邮运通”货运直达专线6条,缩短城区至乡镇配送时间至2小时以内,建制村通邮率达到100%,寄递物流企业干线运输成本降低35%。
农产品“进城”
在咸宜镇青龙村的娘心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发往全国各地的城口土特产,另一边快递员将打包好的快递装入车内。“我们每天的发单量大概在1000单,如果没有‘邮运通’的帮助,每次的发货不会这么顺畅,我们只需要打包好,他们会直接上门收,省心得很。”娘心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孟德说,“现在买家对物流速度的要求比较高,在保证品质的同时,确保寄递速度够快也是留住客人的关键,‘邮运通’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县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江洪露告诉记者,“邮运通”试点工作开展后,立足城口特色农产品优势,城口加快“邮运通”与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多元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寄递物流运输”的供应链一站式服务体系,培育电商市场主体700余家,电商产品上架淘宝、京东等600余款,城口老腊肉、登娃牛肉等成为网络热销产品,电商零售额达3.45亿元。积极孵化“邮运通+”特色品牌,大力培育城口山珍、花千源、食光小镇等电商品牌,成功创建“大巴山硒谷”农产品公用品牌和“巴山云稼”电子商务区域公共品牌。出台实施《城口县“邮运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补贴实施方案》,促进“交邮”“交快”“邮快”合作,切实打通了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助力全县产业发展。
当山区客运班车变身“流动快递车”,当211个村级网点成为山货出村的起点,“邮运通”不仅是物流通道的物理打通,更是城乡要素流动的机制创新。从降本35%的运输效率到3.45亿元的电商产值,城口“邮运通”证明了,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物流网络的“毛细血管”越畅通,产业振兴的“动脉”就越强劲。这张织密在大巴山区的物流网,终将成为连接山与城、田与市的致富纽带。
记者/陈弘 褚凡漪 康鑫妮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