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钱又开始往地产跑了?
最近,地产板块还跑出了一小波行情,不仅股价有所上涨,也收获了不少资金量,在某种程度上,地产也该“解解渴”了。
这一波的上涨逻辑是啥呢?情绪催化。
地产已经调整了好几年了,销售数据、拿地数据、房企的债务问题,对市场信心的抑制作用还是很大的,让地产直接见底。
但,越是这样,一点利好,就能反弹一波。
商转公的城市越来越多,这是近期最大的实质利好,不仅降了房贷,还降了居民杠杆。
资金确实也在往房地产里面进,比如,“白名单”项目,拿到了不少钱来保交楼;出险房企的在化债问题上,也比较积极;就连头部房企的大股东,都在积极提供资金支持。
月底就又要开大会了,那么上头对房地产的调子是啥呢?
市场都是偏乐观,甚至在赌,会有更大的利好,来刺激房地产,相关的小作文不少,各种“王炸政策”,预测房地产的春天。
“全面取消限购”的呼声很高,甚至已经是“月经贴”,隔段时间就要喊一次,现在呼声更高了,因为广州已经在研究取消限购、限价、限售了。
如果北上深能放开,确实是“王炸”,一线城市的楼市可能会成为热钱聚集地。
而“取消增值税、首付降到10%、继续降低贷款利率”,这些猜想很激进,但也有现实基础。
税费调节一直以来就是房地产调控的主要手段,而首付和利率同时降低,在减轻购房负担的同时,还能扩大需求面,而不至于给银行带来更大风险。
但是,“小作文”依然只是“小作文”,后续能不能成,还得另说。
长期来看,真正大行情,还得靠地产真正触底反弹。
楼市现在啥情况呢?分化调整。
在所有的城市里面,一线城市的复苏,是最明显的。
比如北京,成交明显上涨,机构统计,北京上半年成交,同比涨了20%;上海5月份成交涨了17%,上半年上海25个“日光盘”,而且成交从内环向外环延伸。
但是,三四线都不太乐观。
现在无论是消息面还是现实层面,楼市都在靠一线城市来带动。
但是,一线城市的内部分化也非常严重。
比如土地,房企开始在一线城市“抢地”了,一些核心地段还是非常受欢迎,高溢价拿地比较普遍,但是冷热不一样。
北京的海淀永丰、丰台丽泽,能达到最高限价,但是房山这样的远郊,还是流拍;上海前滩能继续刷新楼面价,但是在临港片区,还得政府回购托底。
核心地段还是能够保值。
但是,房地产到现在,地段仍然重要,但不再是唯一的,价值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房市中的钱在往哪里流呢?新房、高品质住宅、产业核心区。
以前的买房,更像是抢资产,在核心地段,买到就赚到,但是,现在房子开始转向消费品,那么大家想要的就是“好房子”了。
今年,新修订了《住宅项目规范》,对好房子有了好多新要求,比如层高不低于3米,房子要智能化,尤其是技术规范调整后,高得房率就很普遍。
在与传统公摊相比,好房子的得房率,更有性价比。
而在“折旧”之后,同一地段的新房、次新房、老房子之间,在不考虑学区等外部因素,价格梯度就很明显,新房>次新房>老房子,三种房子,跨越三个时代,这里面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不少老房子,都成为好地段的价值洼地,同一片区5-6万的老房子,8-10万的次新房,15-20万的豪宅并立,而他们的起点,可能都在4-5万左右,价值差异,也就是几年的光景。
另外产业托底还是很明显的,产业和房价双向促进。
比如,之前,互联网大厂附近,房价都比较坚挺,BAT附近,都有很高的租售比。
只不过,这几年,大厂衰落,但是高科技起来了,AI、机器人等,又能带动一波增量人群,那么房价也就有了支撑。
趋势已经很明显,看清价值的确定性,也就没那么难了。
股票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